2013年1月17日 星期四

商周下架事件 看到一頭更恐怖的通路巨獸

因為一篇人事報導,《商周》驚傳遭統一超冷凍!整起事件發生後,才讓大家驚覺,比起紙媒在版面上的小動作,通路的影響甚至更遠更巨大,因為它不但有辦法將消息遮蔽,甚至有能力讓媒體在市場上完全消失,上演的,不正是另一場壟斷戲碼嗎?

從一篇簡短的報導來看,《商周》疑似遭下架的原因,是報導出現了高家第三代空降統一超的訊息,裡頭「目前單身的高茲伊,是高清愿獨生女高秀玲與前夫所生,從母姓的女兒」、「高家第三代進駐統一超,發揮具體影響力的意味十分濃厚」等內容,可能是整件事情的引爆點。

檢視現實情況,通路確實對紙媒有巨大影響,畢竟超商全台到處都有據點,如果無法在這些超商上架;傳播、銷售的效益將大打折扣。就算上架,放在架子的哪個位置?一次擺多少數量?也至關重要。

從過去案例來看,現已停刊的中時晚報,就因為報導「千面人恐嚇」事件,遭到統一超商抵制,導致通路網路出現阻塞。此外新頭殼指出,聯合晚報也曾因高清愿的報導,被統一超限定每家只能賣5份,報紙還被放到了最下層,而在事件的最後,媒體都選擇了低頭。

不只紙媒,有線電視也存在相同問題,它們所面對的,卻是集合、篩選頻道的系統業者,幾號頻道放那個電視台,這道理與超商的報架、書架完全相通。

在超商通路部分,後面掌控的是一家家大財團,至於系統業者,背後可能是盤根錯雜的地方勢力。誰能打破這些壟斷情況,能解決這些問題?恐怕也只有政府、只有總統馬英九。

立法院將在下個會期就反媒體壟斷專法進行討論,確實有必要也將通路問題納入探討。

而在事件的背後,再次說明,網路確實是最有能力突破壟斷、封鎖的管道,但它能有多大效應,仍有待評估,但不能將因網路因素而怠慢的討論問題的進度,甚至拿來做為推辭。

如果不是媒體經營者,一般大眾很難想到通路的重要性,因為它不像版面那麼顯著,但它卻是維繫媒體生存的命脈。而當財團掌握了這些機制,試問媒體怎有能力對財團、企業主做有效監督?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